(本文刊于人民邮电报)
移动通话是最重要的基础通信业务,但长期以来仅提供单一的通话功能。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视频彩铃由于解决了音频呼叫中动态承载视频这一关键难题,已率先成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5G业务。这引发了业界围绕视频通道业务模式的重新思考,如何在移动通话业务中挖掘通话功能之外的巨大潜在价值,如何重新定义移动通话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北京邮电大学廖建新教授带领的项目团队,首次提出了在通话全过程中引入全新媒体通道、创建移动通话新媒体的思路,并联合中国移动、华为、东信北邮等多家单位,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历经八年奋战,从理论标准、关键技术到产业化部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构建了移动通话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在通话的前、中、后各阶段,主被叫两侧可灵活呈现场景化的视频内容,可由个人、企业、政府定制,还可引入互联网短视频和直播。一个基于基础通话的全新媒体业务生态和大量全新业务形态开始出现,移动通话的新价值得以释放。
移动通话是严格遵循标准电信规范的封闭过程,在传统呼叫控制模型中,连接、媒体、业务是紧耦合的,实现上述目标面临诸多挑战,全新媒体通道如何引入且不影响现网稳定,媒体通道如何与多类资源及新业务实时适配,媒体内容的投放如何提升新媒体价值。为此,项目提出了状态无关的控制分离模型,率先实现了通话业务连接控制、媒体控制、业务控制的分离,在不影响原有呼叫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媒体通道。创建了分段控制的跨域适配机制,通过对通话两侧三段媒体组合的智能决策,攻克了通话业务中引入互联网资源后在媒体分发时的低时延高吞吐难题。通过与业务场景、用户兴趣及群体属性等多维度的匹配,构建用户兴趣图谱,采用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方法,实现通话业务与媒体内容的智能匹配。
产业创新,理论标准需先行。目前项目已取得11项授权发明专利,发表36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3GPP形成了通话新媒体平台的首批系列国际标准(3项),在ITU-T首次提出了在通话业务中引入新媒体的业务总体需求和应用场景。
创新产业化,规模和生态要跟上。在中国移动,已率先建成了由全国集中化管理节点、八大区业务控制节点和分省/地市媒体播放节点所组成的移动通话新媒体平台,在联通和电信也实现了规模化部署。移动通话新媒体的创建,为电信行业率先推出了多个“杀手级"的新业务,为互联网行业的短视频开辟了一个高流量的新渠道,为新媒体行业创造出一个高价值的新媒介,重新定义了移动通话业务的价值。
如今,视频彩铃、彩振、视频彩印、趣通话、视频IVR等移动通话新媒体业务形态正快速涌现,目前仅视频彩铃用户规模就已超过2.3亿。新生态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与互联网头部平台双向赋能,实现了商业变现模式的创新,也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政企宣发渠道。同时,可控可管可信的移动通话新媒体还肩负起传递正能量主旋律的责任,逐步成为防疫宣传、党政宣发、公益传播、城市推介等重要场景的宣发渠道,创造着日益显著的社会效益。移动通话新媒体已经成长为全新的“国家级新媒体力量”。